非金属材料霉菌试验如何选择合适的菌种?

2025-05-06

每次在公共场所遇到马桶,即便表面光洁如新,心里难免犯嘀咕:"这么多人用过,真的干净吗?"公共设施的卫生安全更不容忽视。除了加强清洁消毒,有没有更主动的解决方案?


作为多年从事高分子材料研发的我们,答案是:从源头抗菌! 通过在马桶圈塑料中添加高效抗菌剂,让材料自身具备持续抑菌能力,彻底阻断细菌滋生。但你可能要问:这种"抗菌塑料"真的靠谱吗?


事实上,每一款合格的抗菌材料都要经过严苛的防霉抗菌检测——从实验室模拟极端环境到实际场景验证,只有通过层层考验,才能真正成为守护健康的"隐形卫士"。接下来,就让我们揭开抗菌材料科学评测的神秘面纱!



图片
检测标准:

国内外常见的抗菌测试标准中,通常以抗菌活性值或者抗菌率来表征抗菌性能,抗菌活性值R=2时,相当于抗菌率为99%,R=3时,相当于99.9%,一般认为抗菌率达到99%时具有较强的抗菌效果。


而防霉测试一般是让霉菌在28℃,RH(90±5)%条件下,培养28天,检测其生长面积来评估。


22.png


只有防霉要求达到0级或1级,才表示该塑料具有一定的防霉效果。抗菌塑料是具备抗菌功能的塑料,需要同时达到作为塑料使用时的性能要求和抗菌要求。


目前国内外抗菌塑料的检测标准主要有ASTM E 2149(2010)、ISO 22196(2007)、JIS Z2801(2006)、QB/T2591(2003)、JC/T939(2004)和GB21551.1(2008)。根据抗菌塑料的亲疏水性、形态结构和抗菌剂的类型,可运用不同的测试方法。


23.png

抗菌剂抗菌性实验的细菌培养照片



图片
检测设备:


21.png

国高材分析测试中心霉菌试验箱


国高材分析测试中心提供专业的霉菌检测服务,涵盖产品环境长霉评估塑料材料防霉抗霉改性效果测试漆膜耐霉菌性能测定高分子合成材料抗霉性评估等。依托第三方微生物实验室,我们依据国际/国内标准(如GB/T 24128、ISO 22196等),提供精准的霉菌试验报告,助力企业优化材料防霉性能。欢迎咨询合作,共同提升产品可靠性!


返回列表
相关动态
基于精确UDB文件的汽车B柱外饰板双色注塑翘曲模流分析与工艺优化
双色注塑是指将两种不同材质或不同颜色的材料分别塑化,然后按顺序或同时注入模腔而得到两种不同颜色或不同材质的塑料成型制品的注塑工艺。
设备、本构方程、标距对材料高应变速率下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
材料在高应变速率下的力学响应和失效方式与其在静态下的完全不同,工程上的静态设计准则,解析、 计算和验证与高应变速率下的完全不符,即目前材料在静态下的响应特性无法满足汽车构件在特殊受力状态下变形模式和失效模式的模拟和预测。
9月16日实施!5项食品接触材料测定新国标,再生PCR如何应对安全挑战?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食品接触材料(Food Contact Materials, FCM)的安全性与环保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对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监管日趋严格,标准体系不断完善。2025年9月16日,5项GB 31604系列的食品接触材料测定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这些新标准不仅为传统食品接触材料提供了更科学的检测依据,也对新兴的消费后再生塑料(Post-Consumer Recycled Plastic, PCR)提出了新的挑战。
塑料冲击强度测试摆锤锤头重量选择方法
在塑料力学性能检测领域,冲击强度是评估材料韧性的核心指标,直接关系到塑料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抗冲击能力与安全可靠性。摆锤冲击测试作为测量塑料冲击强度的主流方法,其结果准确性受多重因素制约,而锤头重量(对应摆锤能量)的选择是其中极易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线留言
ONLINE MESSAGE
请输入您的联系方式,我们会尽快回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