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上“新” | 热重-红外-气相色谱质谱(TGA-FTIR-GC-MS)联用系统

2024-12-10

热分析仪器与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仪的联用是逸出气体(EGA)定性和定量分析必不可少的选择,此种四联机联用技术可使热效应与分子特性、结构和材料组成的信息相关联,是全方位定性和定量分析气态分解产物的理想解决方案。


85.png

国高材分析测试中心新配备的联用系统为热重-红外-气相色谱质谱并联式三相联用系统,可实现以下测试目的:同步热重测试提供热稳定信息;红外光谱实时分析逸出气体化合物信息;气相色谱质谱可分析典型温度点逸出气体结构信息;从而为剖析样品组分,探讨裂解机理,未知物的定性,已知物的监控,提供强有力的表征手段


1

应用领域


该设备广泛用于材料、能源、环境、化工、涂料、药品、催化剂等领域。逸出气体分析是一个涉及多研究领域和方向的检测技术,可提供关于各种样品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信息,通过逸出气体组分的定性定量研究,进而对样品组分反应过程动态特征等进一步研究。可用于研究高聚物、生物材料、能源材料、催化材料、纳米材料、环境科学等领域的高级研究开发,为其组分和热反应过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2

 TGA-FTIR-GC-MS构成


  • 热重分析仪(TGA):热重分析法是在受控制的温度程序下,测量物质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 红外分析仪(FTIR):FTIR利用红外光的吸收特性,通过测量样品与红外光的相互作用来提供详细的分析信息;

  • 气相色谱(GC):将各种气体成分在色谱柱中彼此分离;

  • 质谱(MS):为检测器,按质荷比(M/Z)不同,根据MS谱图检索,对裂解产物进行定性定量。


TGA-FTIR-GC-MS功能


  • 单用TGA可测试材料的质量及热焓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

  • 单用FTIR可对样品加热产生的逸出气体进行官能团定性分析

  • 单用GC-MS可对逸出气体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

  • 实现TGA-FTIR、TGA-GC-MS、TGA-FTIR-GC-MS等多联用模式分析功能

  • 气体氛围:氮气、氩气、空气

  • TGA-FTIR-GC-MS组合系统是一种优异的逸出气体分析的设备。MS和FTIR数据可互相支持,通过利用每种技术的优点进一步扩展在逸出气体分析中的应用。



测试条件



设备

条件

热重分析仪(TGA)

30℃保持(3min),以20℃/min升至360℃,保持(15min)采集时间

红外光谱仪(FTIR)

350-8000cm-1

气质联用仪(GCMS)        

质量范围m/z:不小于 1200amu

灵敏度:EI(1pg/μL八氟萘进样1μL),S/N≥1500:1(m/z 272)



案列分析


  • 丙烯酸酯树脂热分解过程中逸出气体测试

86.png

图1 TGA谱图(横坐标-时间)

87.png

图2 TGA谱图(横坐标-温度)

88.png

图3 IR谱图(采集402s)


89.png

图4 GCMS谱图(NIST谱库推荐结果)

  • 结果分析:

根据热分解过程中逸出气体采用FTIR分析,树脂为聚(2-丙烯酸-2-乙基己)酯,溶剂为醋酸异辛酯、乙酸乙酯。采用GCMS分析,溶剂含有异辛醇、醋酸异辛酯、双(2-乙基己基)戊二酸酯、醋酸乙酯等;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发泡剂为偶氮二异丁腈;防腐剂为三甲基异噻唑。初步结果如下:


序号

组分名称

CAS No.

备注

含量 %

1

丙烯酸异辛酯

103-11-7

溶剂

~30.0

2

异辛醇

104-76-7

溶剂

~22.0

3

醋酸异辛酯

103-09-3

溶剂

~20.0

4

双(2-乙基己基)戊二酸酯

21302-20-5

溶剂

~10.0

5

(2-丙烯酸-2-乙基己)

9003-77-4

树脂

~6.0

6

醋酸乙酯

141-78-6

溶剂

~5.0

7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117-81-7

增塑剂

~2.3

8

乙醇

64-17-5

残留溶剂

~2.0

9

醋酸甲酯

79-20-9

残留溶剂

~2.0

10

偶氮二异丁腈

78-67-1

发泡剂、引发剂

~0.5

11

三甲基异噻唑

39228-36-9

防腐剂

~0.1

12

其他

/


0.1



返回列表
相关动态
9月16日实施!5项食品接触材料测定新国标,再生PCR如何应对安全挑战?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食品接触材料(Food Contact Materials, FCM)的安全性与环保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对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监管日趋严格,标准体系不断完善。2025年9月16日,5项GB 31604系列的食品接触材料测定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这些新标准不仅为传统食品接触材料提供了更科学的检测依据,也对新兴的消费后再生塑料(Post-Consumer Recycled Plastic, PCR)提出了新的挑战。
塑料冲击强度测试摆锤锤头重量选择方法
在塑料力学性能检测领域,冲击强度是评估材料韧性的核心指标,直接关系到塑料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抗冲击能力与安全可靠性。摆锤冲击测试作为测量塑料冲击强度的主流方法,其结果准确性受多重因素制约,而锤头重量(对应摆锤能量)的选择是其中极易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环节。
定量核磁表征聚乙烯长链支化结构及开发高性能吹膜树脂中的应用
近些年来,利用定量核磁技术对高分子材料微观结构标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定量核磁的原理是什么?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何?在材料结构表征中具体如何应用?本文将通过一个双链催化剂来控制聚乙烯中的长链支化度,进而影响材料宏观物理性能的案例,来介绍定量核磁(QNMR)的作用。
新能源汽车用聚丙烯基微发泡材料应该更关注熔体粘度还是熔体强度?
在塑料加工领域,熔体粘度和熔体强度是两个至关重要却又常被混淆的核心参数。它们如同塑料加工过程中的"血液"与"骨骼",共同决定着材料的加工行为和最終产品性能。全面理解这两者的本质区别、相互作用以及准确检测方法,对于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开发新材料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深入探讨熔体粘度与熔体强度的基本概念、在加工中的应用差异、检测技术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协同作用,为塑料行业从业人员提供系统性的参考框架。
在线留言
ONLINE MESSAGE
请输入您的联系方式,我们会尽快回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