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上“新”| 整车“气味溯源”技术,提升车内空气质量

2025-01-22

自GB/T 27630发布以来,车内空气质量已成为衡量汽车品质的重要指标,VOC、气味性成为消费者选择购车的出发点之一;2016年1月22日环保部发布GB 27630意见稿,VOC有害物质进一步加严;2016年12月23日,环保部发布GB 18352.6《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标准,正式将M1类车辆车内空气质量纳入国六管控。目前,北汽、吉利、广本、东风日产等主机厂已对整车气味性进行了整改提升研究。


机构

标准号

标准名称

SAE

SAE  J 1351

汽车材料的气味试验

VDA

VDA270

汽车内饰材料的气味测试

大众

VW50180/PV3900

汽车内饰件气味试验

丰田

TSM0505G

非金属材料气味标准

通用

GMW3205

汽车内饰材料气味试验

沃尔沃

VCS10272729

零部件气味测试

现代

MS300-34

气味试验

上汽

SMC30156

轿车内饰材料气味试验

吉利

Q/JLY  J711061

非金属材料气味试验方法

奇瑞

SQR.04.103

散发性能测试-气味试验

神龙

D105517

气味试验评价

长城

Q/CC  JT001

汽车内饰材料气味试验

华晨

J02.01.44

气味测试试验


汽车主机厂气味评价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6个等级,一种是10个等级,大众、福特、沃尔沃、现代、PSA等汽车厂是按6个等级来评价气味。

等级得分

评价标准

1

不能感受到的/无异味

2

可感受到的,无妨碍的/稍有气味

3

可明显感受到,但没有太大妨碍的/有味道,但不刺激

4

有妨碍的/有刺激气味

5

受较大妨碍的/强烈的刺激气味

6

难以忍受的/无法忍受的气味


通用、吉利等汽车厂是按10个等级来评价气味。

等级得分

评价标准

10

无气味

9

略可察觉

8

可察觉

7

轻微

6

可容忍

5

几乎无法容忍

4

厌恶的气味

3

恶心的气味

2

非常恶心的气味

1

无法忍受




01
异味评价的主要方式


通过嗅辨员的鼻子,对材料样品的异味评价;是最直观、便捷的评价方式。




02
气味溯源技术

然而,业内的气味评价方法主要仍依靠人鼻感官嗅辨,该主观评价方式存在的差异化和模糊化,以及气味自身的复杂性,都使气味的供应链管理面临较大的挑战。


国高材分析测试中心通过逐步深入分析,精确定位气味来源,并据此实施改进,从而显著提升整车空气质量。我们测试整车气味质量,精准识别气味源头,一直追溯至具体的零件与材料,为改善措施提供坚实依据。利用先进的测试分析技术,我们能够追踪到整车异味的具体部件乃至材料来源,进而对材料供应商进行具体的研发、测试、质控技术支持,帮助供应商落实材料异味改善工作,提供量产阶段的气味客观质控方法。



国高材
全二维GC-高分辨质谱-嗅辨联用仪

102.png

基于全二维色谱-高分辨质谱和嗅辨联用技术及客观检测数据,识别挥发性气味成分,结合数据分析方法、化学计量法和模拟分析,建立科学的气味溯源方法体系,助力于材料选择与优化,加工工艺改进,环境适用性研究。




03
气味溯源技术路线

依托气味分析数据库建立汽车内饰品中150 种气味物质分析方法,采用校准用标准样品生成的曲线进行半定量分析,并使用气味样品与非气味样品估算出的浓度与臭气阈值进行比较,筛查出气味物质成分。



04
分析案例

表1 气味汽车座椅皮革与无气味座椅皮革数据筛查结果对比(浓度单位:ng/g)

103.png


表2  汽车保温棉中异味成分筛查结果(浓度单位:ng/g)

105.png106.png


在线留言
ONLINE MESSAGE
请输入您的联系方式,我们会尽快回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