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安全新挑战: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绝缘材料的漏电流与击穿特性研究

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系统(如电机、电池、电控系统)以及车身、底盘等部件中,塑料注塑件被广泛使用,包括绝缘材料、连接器、外壳、盖板等。例如,电驱动系统中的绝缘结构件通常采用聚酰胺(PA)等材料,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用于高压电池上盖、支架和电机控制器、高压线束连接器等关键部位。
击穿电压作为评价绝缘性能的核心指标,是指制件在强电场作用下,固体电介质丧失电绝缘能力而由绝缘状态突变为良导电状态。导致击穿的最低临界电压称为击穿电压,如果不能击穿,可以通过评估漏电流值,进行绝缘性能好坏的评价。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用户重点关注上述电子产品的介电性能,本研究将通过系统化的介电性能测试,建立新能源汽车专用塑料件在复杂工况下的绝缘性能评价方法,为三电系统及线束的结构设计、材料选型和工艺优化提供理论支撑,助力解决行业面临的电气安全隐患问题。 电气强度测试的重要意义在于:监控材料由于收到油污、灰尘、盐雾、老化等因素是否造成的绝缘性能降低、电气强度降低,这对产品,以及使用人员的安全都是至关重要的。 表 1 常温条件下,不同材料,不同厚度样品的泄漏电流测试结果表
返回列表
相关动态

9月16日实施!5项食品接触材料测定新国标,再生PCR如何应对安全挑战?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食品接触材料(Food Contact Materials, FCM)的安全性与环保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对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监管日趋严格,标准体系不断完善。2025年9月16日,5项GB 31604系列的食品接触材料测定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这些新标准不仅为传统食品接触材料提供了更科学的检测依据,也对新兴的消费后再生塑料(Post-Consumer Recycled Plastic, PCR)提出了新的挑战。
塑料冲击强度测试摆锤锤头重量选择方法
在塑料力学性能检测领域,冲击强度是评估材料韧性的核心指标,直接关系到塑料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抗冲击能力与安全可靠性。摆锤冲击测试作为测量塑料冲击强度的主流方法,其结果准确性受多重因素制约,而锤头重量(对应摆锤能量)的选择是其中极易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环节。
定量核磁表征聚乙烯长链支化结构及开发高性能吹膜树脂中的应用
近些年来,利用定量核磁技术对高分子材料微观结构标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定量核磁的原理是什么?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何?在材料结构表征中具体如何应用?本文将通过一个双链催化剂来控制聚乙烯中的长链支化度,进而影响材料宏观物理性能的案例,来介绍定量核磁(QNMR)的作用。
新能源汽车用聚丙烯基微发泡材料应该更关注熔体粘度还是熔体强度?
在塑料加工领域,熔体粘度和熔体强度是两个至关重要却又常被混淆的核心参数。它们如同塑料加工过程中的"血液"与"骨骼",共同决定着材料的加工行为和最終产品性能。全面理解这两者的本质区别、相互作用以及准确检测方法,对于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开发新材料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深入探讨熔体粘度与熔体强度的基本概念、在加工中的应用差异、检测技术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协同作用,为塑料行业从业人员提供系统性的参考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