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链全线上涨!EVA/POE胶膜突围进口垄断正当时

2025-09-17

硅料、硅片、电池片、光伏玻璃、EVA等上游环节的价格持续上涨!在政策持续加码与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光伏行业“反内卷”已见成效。


自7月初以来,硅料、硅片等光伏产业链价格触底回升,持续上涨,极大地提振了从业者的信心。与此同时,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POE(聚烯烃弹性体)胶膜作为光伏组件的关键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正在被打破,国产化进程加速将为中国光伏产业带来新机遇。


01
光伏行业全面涨价

经过长达三年的价格下行,光伏产业链终于迎来价格复苏。根据集邦咨询9月10日的最新报价,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48元/KG,增长2.13%;N型致密料最新价格为46元/KG,增长2.22%。


硅片、电池片环节也同步跟涨。本周N型183单晶硅片人民币价格为1.30元/片,增长4%;N型210单晶硅片人民币价格涨至1.65元/片,增长3.12%。


甚至光伏玻璃和EVA材料也连续上调价格。2.0mm镀膜光伏玻璃价格达13.00元/㎡,增长6.12%;3.2mm镀膜光伏玻璃报价为20.00元/㎡,增长5.26%。


这轮价格上涨的背后是政策层面的强力干预。2025年6月以来,中央治理导向进一步从行为规范转向结构优化与制度建设。《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价格法修正草案出台,明确禁止低价倾销。


02
光伏胶膜的重要性

光伏胶膜在光伏组件的成本占比在4-7%左右,虽然占比不高,但是其对组件的使用寿命、发电效率影响确较大。一般来说,为保证组件性能在使用寿命期间(大于25年)保持稳定,封装胶膜通常需要具备高透光率、高水汽阻隔率、高体积电阻率、抗PID(电势诱导衰减)性能、耐候性好等特点。


微信图片_2025-09-22_111801_673.png

图1 光伏组件结构示意图


光伏胶膜主要分为四种,分别为透明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胶膜、白色EVA胶膜、POE(聚烯烃弹性体)胶膜、共挤型EPE胶膜。


1. EVA胶膜

EVA(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umer)胶膜是通过对以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俗称热塑性树脂)为基础的树脂添加交联剂、偶联剂和抗紫外剂等成分加工而成的功能性薄膜。EVA胶膜包括透明EVA胶膜和白色EVA胶膜两种,其中,透明EVA胶膜,凭借其成熟的技术工艺,已成为当前市场上的主流封装胶膜。


透明EVA胶膜具有高透光率、抗紫外湿热黄变性、抗蜗牛纹、黏结性好等特点,但反射性差、透水率高,易产生潜在电势诱导衰减(potential induced degradation,PID)现象,导致电池组件功率下降;白色EVA胶膜则是在透明EVA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添加白色调料进行预处理,用于光伏组件电池片下侧的封装,可使太阳光二次反射到电池片表面,提高太阳能组件的发电效率,缺点是价格较高。


EVA胶膜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会产生交联和固化反应,使电池、玻璃和背板黏结成一个整体,不仅能提供坚固的力学防护,还可有效保护电池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从而保证太阳电池在长年的户外日晒雨淋中正常使用。在组件层压过程中,EVA熔融后偶联剂中的一端与EVA结合,另一端与玻璃结合,增加二者的相互作用。常用的EVA的基本技术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常用的EVA的基本技术指标


微信图片_2025-09-22_111818_478.png


EVA的性能主要取决于醋酸乙烯酯的含量(以VA%表示)和熔融指数(Melting Idex,简称MI),VA含量越大,则分子极性越强,EVA本身的黏结性、透光率、柔软性就越好。熔融指数MI是指热塑性塑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熔融体在10min内通过标准毛细管的重量值。熔融指数在组件封装过程用于描述熔体流动性,MI越大,EVA流动性越好,平铺性也越好,但由于分子量较小,EVA自身的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也随之降低,黏结后容易撕开,剥离强度降低。由于VA单体在共聚时的竞聚率远小于乙烯基单体的活性,因此高VA含量的EVA树脂,其MI不会太高,如VA含量33%的EVA,其MI最小的为25左右,目前工业界中适用于光伏封装的EVA树脂,VA含量一般为28%~33%,MI为10~100。


为了保证组件的可靠性,EVA的交联率(又称交联度)一般控制在75%~90%。如果交联率太低,意味着EVA还没有充分反应,后续在户外使用过程中可能会继续发生交联反应,伴随产生气泡、脱层等风险;如果交联率太高,后续使用过程中则会出现龟裂,导致电池隐裂等情况的发生。


除了VA、MI和交联度之外,EVA的收缩率、透光率、体积电阻率等也是衡量其是否能够满足组件生产和使用要求的关键因素,此外耐黄变性能、吸水率、击穿电压等也需要进行确认。组件制成之后,还要按照IEC 61215标准的相关重测导则进行DH1000、TC200等各项可靠性测试。


2. POE胶膜 


POE(Polyolefin elastomer)胶膜是一种在茂金属催化体系作用下由乙烯和1-己烯或1-辛稀聚合而成的茂金属聚乙烯弹性体。最早光伏用的POE是非交联的,但由于组件在户外(尤其是在高温高辐照地区)运行时温度较高,POE会软化,对于早期自重较大、又无边框的双玻组件,会产生热剪切现象,发生滑移,从而影响组件外观和可靠性。针对该问题,POE制造商已将其优化改性成交联型的POE,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对于EVA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有醋酸气体释放,POE的分子结构更加稳定,几乎没有气体释放,并且POE具有更高的体积电阻率和更好的热稳定性、耐紫外老化性。POE最大的优点是其水气透过率仅为EVA和硅胶的1/8左右,能够有效阻隔水气,更好地保护太阳电池,抑制组件的功率衰减,其高体电阻率和低透水率是提高组件抗PID性能的重要特性之一。当然POE也有缺点,其玻璃粘接能力不如EVA,容易引起界面失效,而且层压时间长,工艺窗口窄,层压过程容易引起气泡,造成外观不良,而且其原材料大量的依靠进口,因此价格比较贵。POE胶膜主要用于单晶发射极和背面钝化电池(passivated emitter and rear cell,PERC)双面、N型电池组件的封装。目前国内外公司都在加紧研发和应用POE,如果能够降低成本,相信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3. EPE胶膜


EPE胶膜,即“EVA-POE-EVA”三层复合结构膜,是将EVA材料和POE材料进行复合改性,通过共挤工艺制造而成,属于共挤型POE胶膜。用料方面,POE树脂占60%、EVA树脂约占40%。


EPE共挤胶膜综合了EVA胶膜与POE胶膜的优势,提供了更多的组合性选择。这使得组件制造商能够避免仅仅选择高成本的纯POE封装膜或具有高水透性、低体积电阻率、以及承受较大质保压力的纯EVA封装膜,从而实现更具综合经济性的封装效果。



微信图片_2025-09-22_111826_255.png

图2  EPE 胶膜结构示意图(图片来源:百佳年代)


EPE胶膜既保留了EVA材料的层压工艺便利性和高粘结性,同时也融合了POE材料的高阻隔性和耐候性,适用于HJT电池(异质结电池)组件的粘接。


EPE胶膜的在抗PID性能方面表现出色,尤其对于单晶PERC电池的背面和N型单晶电池的正面,其抗PID性能尤为突出。此外,它还具有高阻水能力、耐紫外线照射、耐湿热老化等综合特性,从性价比角度来看,其优于传统的纯POE封装膜。并且,使用EPE封装膜可以减少POE材料的使用量,从而缓解原材料供应的限制问题。


应用方面来看,EVA胶膜主要用于P型单面电池片,而POE/EPE胶膜则更适用于P型双面电池片和N型电池片。EPE胶膜适用于PERC双面双玻、N型双面双玻以及其他耐候性要求较高的光伏组件的封装。


特别是多层共挤POE胶膜,结合了POE的高阻水性和高抗PID性能,以及EVA材料的双玻高成品率的层压工艺特性,有效克服了POE树脂原材料供应短缺的问题,可视为EVA材料的升级替代产品。


当前光伏需求高增,全球胶膜需求伴随装机增长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当前双玻及N型趋势越发明确,POE类(POE+EPE)胶膜封装性能更优,胶膜行业将呈现向高品质胶膜的产品结构升级。


03
全球市场的消费结构

据相关机构调研数据,光伏胶膜当前是全球EVA树脂的第一大下游需求,占比约25%;POE方面,目前全球约一半的POE树脂应用于汽车领域(通常作为增韧改性剂用以提高内外部组件如仪表盘、保险杠的抗冲击强度),其余主要用于发泡鞋材、电线电缆等。随着N型组件出货量的快速增长,未来两年光伏胶膜将成为POE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


04
全球POE生产商

全球主要有陶氏、北欧化工、埃克森美孚、三井化学、LG化学等公司,合计产能约为256.7万吨/年。当前,我国胶膜厂商福斯特是行业的龙头,其他有海优新材、斯威克、鹿山新材等。


05
产业链

光伏胶膜位于产业链的中游位置,上游是石油化工产业,包括EVA树脂、POE树脂等;下游为光伏组件厂商。


目前产业链上游的EVA树脂、POE树脂进口依赖度较高,中游胶膜和下游组件全球主要产能都来源于我国。


06
未来竞争格局

随着全球光伏装机量在2025至2030年间预计以15%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张,光伏级EVA胶膜的需求也随之攀升,预计将突破200万吨。然而在供应端,尽管国内规划新增产能规模超过200万吨,但其中真正符合光伏级要求的专用料占比仍低于30%,反映出较高的技术壁垒已成为企业能否在这一领域立足的关键分水岭。在此背景下,市场竞争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斯尔邦、联泓新科和东方盛虹占据主导地位,而众多中小企业则面临被淘汰或被迫转向低端市场的压力。


表2 2022年中国光伏级EVA主要生产装置产能


微信图片_2025-09-22_111837_292.png


表3 我国POE项目统计(截至2023年5月)

微信图片_2025-09-22_111842_659.png


POE(聚烯烃弹性体)胶膜在耐候性和抗电位诱导衰减(PID)性能方面显著优于传统EVA材料,但其应用仍面临两大短板:一是层压工艺良率较低,因POE胶膜易发生打滑,直接影响组件的生产效率;二是目前国内POE产能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市场主要由陶氏化学和LG化学等国际巨头垄断。为应对POE的竞争,EVA领域正积极推行反击策略,包括开发EPE(EVA与POE复合)胶膜以平衡成本与性能,以及推动生物基EVA材料的应用——例如Braskem的甘蔗基EVA已获得隆基、晶科等头部企业认证,其碳足迹大幅降低65%,正逐渐成为高端市场的新宠。


为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和碳关税等挑战,中国光伏企业正加速全球化布局。福斯特和海优新材等企业积极在东南亚、印度等地建厂,以增强供应链韧性并规避关税风险。同时,技术输出成为另一重要路径,例如联泓新科与沙特阿美合作,将EVA生产工艺推向国际市场,打造“一带一路”合作标杆。此外,为满足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法规要求,国内企业纷纷推进绿色低碳转型,通过布局绿电、碳捕集等技术降低产品碳足迹,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合规性和竞争力。


返回列表
相关动态
产业研究 | 轨道交通先进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及市场前景(附:PDF)
中国高速动车组数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政策红利与技术突破驱动行业增长。城市轨道交 通建设规模增速放缓,而新造与维保需求共振,将在 2025-2030 年进入车辆维修高峰期, 也面临动车维保市场延长修和集团开展自主修的情况。同时随着新能源机车转型取代老型 机车需求的进一步释放,下一代动车组、货车、多式联运、高速磁浮及中低制式运量车型 的研发替换及批量应用,叠加 2024 年国家发改委关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 换新行动方案的逐步实施,国内轨道交通车辆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市场机遇期。
在线留言
ONLINE MESSAGE
请输入您的联系方式,我们会尽快回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