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中心战略 聚焦人才工程|中国工程院汪旭光院士主持召开创新中心2023年战略会议

2023-04-24

4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圣·彼得堡工程科学院院士、国家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简称:创新中心)战略委员会主席汪旭光主持召开创新中心2023年战略规划会议,国高材董事长李建军、创新中心总经理吴博、技术研发工程师杨华光等参会。


(左一:吴博总经理,左二:汪旭光院士)


汪旭光院士通过考察创新智慧馆,并结合吴博总经理的介绍,详细了解创新中心在成果转化,人才梯队建设、技术研发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



随后汪旭光院士主持召开了2023年创新中心战略规划会议,他对近年来创新中心在产业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尤其是创新中心通过践行新型举国体制,也取得了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并逐步梳理出产业全链条布局的整体思路,实属难能可贵。他指出,创新中心以四个面向为创新方向,针对五大重点领域的布局,锚定关键产业链自主可控的目标,充分体现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对于各项重点工作开展的计划和运营指标制订,汪院士也予以了充分指导。


汪院士重点强调,科技人才在大国综合国力较量与全球科技竞争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创新中心应围绕国家安全所需技术和大国竞争关键领域,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人才布局,着力打造一批高水平科技先遣队,努力建设一支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的必然要求。从人才培养看,科技领军企业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创新中心平台的人才培养功能,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加大交叉复合人才培养力度。在人才激励方面,有效激励、高效授权、资源配置等体制机制上创新中心还应加大改革力度,不断夯实人才基础,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工程,助力中心各项建设任务。



国高材董事长李建军对汪旭光院士百忙之中主持创新中心的战略规划会议表示衷心感谢,也感谢汪旭光院士长期以来对创新中心各项工作的大力支持。李建军董事长表示,创新中心平台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企业、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的集聚效应,对突破科学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创新中心会进一步发挥科创平台的聚智引才、攻关创新作用,具体实施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战略人才力量集聚提质等工作,有力推动区域提高创新能级,赋能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返回列表
相关动态
会议通知 | 中国首届 2025 再生新材料大会:再生材料碳足迹论坛
2025年10月17~20日,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将于广西梧州举办中国首届“2025再生新材料大会”,会议设置了再生金属材料、再生无机材料、再生高分子材料、AI+新材料等19个分会/论坛,各类再生材料领域的院士、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推动再生新材料研究与产业界的深度交流与融合发展。
聚势赋能·生态共建 | 国高材总经理吴博受邀主持全国阻燃论坛并分享前沿创新成果
2025年8月28日,第七届全国阻燃材料产业应用与技术创新论坛在上海市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科技部中西先进材料技术联合实验室、上海功能阻燃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聚烯烃催化技术与高性能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多家机构联合主办,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班牙马德里高等材料研究院等共同承办,汇聚了来自全国阻燃材料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科研人员200余人,共商行业技术发展与创新路径。
媒体专访 | 国高材以创新生态驱动产业变革,以科技自强服务国家战略
近日,国高材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吴博博士,接受了广东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栏目《卧虎藏龙科创先锋志》的专题访谈,围绕国高材在高端制造、绿色循环与产业攻关生态构建等领域的创新与应用,分享精彩观点与科研实践。节目一经上线,引发广泛关注。
科研进展 | 废弃棉织物高值化利用新突破:创新中心联合四川大学开发出用于高性能电磁波吸收的多孔碳球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时尚产业快速更迭,纤维消费量持续攀升。预计到2050年,全球纤维消费量将增至1.6亿吨。在各类纺织纤维中,作为天然纤维代表的棉花是纺织业最常用的原材料之一,消费量仅次于聚酯纤维。因此废旧棉织物(WCF)已成为纺织废料的主要组分,约占废弃纺织品总量的24%。高效回收利用WCF对缓解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具有紧迫性。
在线留言
ONLINE MESSAGE
请输入您的联系方式,我们会尽快回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