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分子材料回收循环,共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创新中心总经理受邀参加“中国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 并分享报告

2025-06-24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高分子材料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基石,涉及到国民经济、国防军工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体量甚至逐渐超越金属材料,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然而,随着高分子材料的大量使用,其回收循环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了行业内外共同关注的焦点。


13.jpg

为汇聚行业智慧,共同探索高分子材料回收循环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6月21日,由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主办,四川大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循环经济学会联合主办的 “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高分子材料回收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在成都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学术界、产业界、行业协会等相关领域的400余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高分子材料回收循环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沿技术、创新应用和政策趋势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大会是开放性、综合性的高分子材料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交流大会,覆盖高分子材料可持续发展的多维内涵,包括废弃高分子材料(塑料、胶胶、纤维纺织品和树脂基复合材料等)的循环与升级回收、新型可化学循环聚合物、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在自然环境可全降解高分子材料、以及高分子材料碳足迹与全生命周期评价。



11.jpg


会议伊始,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领导及四川大学领导等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入解读了国家在高分子材料回收循环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最新政策导向,强调了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高分子材料行业绿色转型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为与会者明确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政策利好的大环境下,从回收体系的建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再到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在政策支持下,高分子材料回收循环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学术报告环节,多位化学化工和材料领域的院士及多位学术界知名专家学者,分别在主会场和4个分会场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报告。他们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分享了废弃高分子材料的循环与升级回收、新型可化学循环聚合物、生物基高分子材料、自然环境可全降解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碳足迹与全生命周期评价等多个主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技术。



12.jpg

国家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总经理吴博不仅作为秘书长承担了大会组织工作,还积极筹划和实施了高分子材料碳足迹与全生命周期评价分会场会议,并在会上分享了特邀报告《基于寿命预测的废旧 PET 化学回收制备共聚酯与 LCA 研究》。报告重点介绍了创新中心在废旧PET化学回收领域的三项重要成果,一是建立了超高加速老化评价方法,实现塑料快速寿命预测,并开展了海洋PET的寿命预测,以确认海洋PET的最优回收方式;二是利用海洋回收废旧PET(rPET)通过化学回收成功制备PBATE/PBET共聚酯,并完成工程放大验证和产业化推广;三是开展相关的LCA研究,该工艺制备的PBT/PBAT在资源消耗、生态毒性和碳排放等方面均优于传统PBT/PBAT,环境效益提升显著。这些成果不仅为PET高效回收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更展现了我国在塑料循环利用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


本次研讨会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的 “高分子材料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 同步召开,吴博总经理作为研讨会特邀嘉宾,分享了关于生物基材料环境效益评价的前沿方法学研究,以及土地利用变化(LUCC)的影响,为构建更全面的可持续性评估体系提供了重要视角。



10.jpg

通过本次大会,创新中心进一步发挥了其在产业中的关键作用。一方面,借助大会的交流平台,创新中心与更多的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促进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加速了塑料高价值回收领域的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另一方面,创新中心在会上展示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理念,为业内其他企业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为高分子材料回收循环与可持续发揭示新方向,有力地推动了整个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返回列表
相关动态
聚焦高分子材料回收循环,共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创新中心总经理受邀参加“中国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 并分享报告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高分子材料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基石,涉及到国民经济、国防军工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体量甚至逐渐超越金属材料,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然而,随着高分子材料的大量使用,其回收循环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了行业内外共同关注的焦点。
科研进展 | 创新中心联合四川大学开发出具有卓越防火安全性的隔热轻质常压干燥生物基气凝胶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持续攀升与化石燃料储备锐减,能源问题日益严峻。全球建筑能耗中超过40%用于维持舒适室内环境的供暖与制冷,由此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排放。采用隔热材料对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遏制能耗增长具有关键作用。作为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评选的"2022年度化学十大新兴技术",气凝胶凭借其微孔结构与轻质特性,在隔热性能上远超现有商用聚苯乙烯泡沫、聚氨酯泡沫及玻璃/岩棉等材料。生物基气凝胶因其原料丰富、环境友好、可生物降解及经济成本等优势,成为替代不可再生石油基泡沫材料的理想选择。然而,如何在轻质化的同时实现可靠的防火耐热性、低热/烟释放量以及机械耐久性的平衡,仍是生物基气凝胶研发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
活动预告 | 郑强教授7月4日创新中心开讲:重构人才根基×激活创新引擎×撬动产业未来!
在当今全球科技创新浪潮中,人才已成为驱动产业升级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引擎。然而,如何破解人才“量产”却难解企业之渴、科研论文堆叠却难换产业突破的困局?
创新中心总经理吴博出席第二十届欧洲阻燃高分子材料会议并取得丰硕成果
参加FRPM25不仅是一次技术展示,更是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契机。
在线留言
ONLINE MESSAGE
请输入您的联系方式,我们会尽快回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