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用PP多维度阻燃性能评价方法

2024-06-24

线缆的绝缘材料大部分使用交联聚乙烯,交联聚乙烯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温性能,长期工作温度可达70℃。


聚丙烯(PP)是常见的热塑性材料,熔融温度可以达到150℃以上,耐温性能优于聚乙烯材料,且不需要交联;PP的体积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化不显著,并且不受环境湿度影响,PP的长期工作温度可达到90℃。然而,PP结晶度大,导致材料刚性强、韧性差,在线缆制作、运输、敷设等过程中易产生脆性开裂。


利用SEBS增韧PP是常见的一种方式,这种热塑性弹性体(TPE)兼顾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温性能,且加工工艺简单,可回收利用,是一款有前景的绝缘材料。


采用TPE阻燃体系作为电线的绝缘材料,尤其是外径较小的电线,对材料的阻燃性能和挤出性能要求较高。对于较高阻燃要求的电线,需要通过电线垂直燃烧(VW-1燃烧)测试。VW-1阻燃要求喷灯功率500W,火焰高度12.5cm;点火5次,每次点火15s;要求无滴落;上方指示旗炭化部分不超过25%;单次余焰时间均不超过60s。为了通过VW-1阻燃,电线绝缘材料需要具有优异的自熄性能,和压制火焰高度的能力。


本文研究了无机次磷酸铝(AHP)、氢氧化镁(MDH)、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和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对TPE的自熄性能、燃烧速率等影响,建立材料阻燃性能与成品电线VW-1阻燃性能的对应关系。




1. 试验配方

表1 实验配方

42.png




2. 结果与讨论

2.1 流变性能研究

43.png

国高材分析测试中心旋转流变仪


使用旋转流变仪测试PP/SEBS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测试温度200℃。

44.png

图1 不同TPE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随应变的变化


图1是不同分子量SEBS的TPE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随应变的变化,显示出线性黏弹区的差异。高分子量SEBS的线性黏弹区最短,说明其在体系中的相容性最差。而中低分子量SEBS的线性黏弹区较长,在共混体系中的相容性要比高分子量SEBS更好。


45.png

图2 不同TPEtanδ和复数黏度随频率的变化


图2是不同分子量SEBS的TPEtanδ和复数黏度随频率的变化。tanδ=G″/G',随着SEBS分子量的提高,tanδ逐渐降低,复数黏度逐渐增加,说明PP/SEBS共混体系的弹性更高,链缠结密度更大。共混体系在挤出过程中有缠结-解缠结的过程,高分子量SEBS共混体系不易解缠结,松弛时间长,挤出过程更容易发生熔体破裂。从流变结果来看,中低分子量SEBS体系黏弹性更低,挤出性能更佳。为了兼顾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选用中分子量SEBS是最佳选择。


2.2不同阻燃剂对TPE阻燃性能的影响

2.2.1极限氧指数

极限氧指数(LOI)测试,执行标准GB/T2406.2—2009。


46.png

图3 不同阻燃体系的极限氧指数


图3是TPE添加了不同阻燃剂的极限氧指数。添加AHP和MDH的LOI值较低,因为AHP和MDH的阻燃性能较差;而添加MPP和MCA的LOI值较高,尤其是添加MCA,LOI值达到25.5%。这是因为MCA在燃烧过程中分解大量的含氮气体,这些难燃的含氮气体能够稀释可燃挥发物和氧气,降低气相中的燃烧强度;同时含氮气体的大量释放能带走大量的热量和可燃挥发物;因此MCA的阻燃性能较高。


2.2.2 锥形量热

47.png

国高材分析测试中心锥形量热仪


锥形量热测试执行标准为ISO-5660:2015,热通量为50kW/m2

48.png

表2 不同阻燃体系的锥型量热测试数据   


表2是不同阻燃体系的锥形量热数据,包括点燃时间(TTI)、熄灭时间(TTF)、热释放速率峰值(pk-HRR)、总热释放量(THR)、平均有效燃烧热(av-EHC)和最终残炭率(W)。氢氧化镁的热释放最高,这是因为氢氧化镁燃烧过程中,分解生成氧化镁;通过物理堆积的氧化镁层连续性较差,很容易被释放的燃烧热和气体破坏,隔绝保护作用差,因此热释放偏高。无机次磷酸铝有类似的情形。而添加MCA,燃烧时分解释放大量的不燃气体,能够稀释可燃挥发物和氧气,因此燃烧强度低,热释放更低。而MPP能够发挥P-N协效作用,其热释放最低。含磷结构分解生成强酸,促进基体脱水炭化,形成连续的焦炭层,在凝聚相中起到隔绝保护作用;同时含氮结构也能分解生成含氮的不燃气体,在气相中发挥阻燃作用。


49.png

图4 不同阻燃体系的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


图4是不同阻燃体系的热释放曲线。图5是锥形量热测试不同阻燃体系的质量损失曲线。


50.png

图5 不同阻燃体系的质量损失曲线

51.png

图6 不同阻燃体系锥形量热测试的炭层


图6是不同阻燃体系锥形量热测试后的炭层。相较于MPP和MCA体系,AHP和MDH体系热分解后质量损失更快,最终的残炭率也较低;AHP和MDH阻燃体系形成的炭层较差,无法完整地覆盖在表面,隔绝保护作用较差。MCA的阻燃机理是燃烧时分解释放大量的不燃气体,稀释可燃挥发物和氧气,因此降低了热释放;由于MCA阻燃体系燃烧过程中释放大量的气体,炭层被大量的气体破坏,因此MCA阻燃体系燃烧后的炭层也较松散。而MPP发挥了P-N协效作用。既能生成不燃气体在气相发挥阻燃作用,又能促进生成连续的炭层在凝聚相发挥阻燃作用,因此MPP阻燃体系的质量损失最慢,最终的残炭率最高,锥形量热测试后的炭层更完整。


2.2.3VW-1燃烧

表3是不同阻燃体系的电线的VW-1燃烧性能,采用电线规格导体截面积为8.37mm2。MDH和AHP体系自熄性能较差,VW-1阻燃性能较差;MCA体系火焰高度较高,烧到上方指示旗,使VW-1阻燃通不过,MPP体系的VW-1性能最佳。VW-1性能无法与常规的氧指数对标;对比表2的LOI测试数据,MCA体系的LOI最高,但是VW-1阻燃性能不佳。


表3不同阻燃体系的VW-1燃烧

52.png


LOI测试的是材料稳定燃烧的最低氧浓度,燃烧过程较平稳。而VW-1燃烧需要用大火连续点火5次,火焰区域的材料必然会被点燃,并且燃烧完全。MPP体系的锥形量热热释放最低,燃烧时间最长;锥形量热与VW-1性能对应关系更强,因为锥形量热测试热功率较高,材料最终会完全分解,这一点与VW-1燃烧接近。为了通过VW-1阻燃,需要阻燃体系同时具有较强的气相阻燃和凝聚相阻燃;MPP体系发挥了P-N协效作用,既能促进成炭,隔绝燃烧热和可燃挥发物;也能产生不燃气体;同时在气相和凝聚相中降低燃烧强度,压制火焰高度,促进自熄。



3. 结论

LOI和锥形量热结果表明三嗪类阻燃剂MPP和MCA对TPE的阻燃性能更高;而对于成品电线的VW-1阻燃,只有MPP体系能够通过,这是因为MPP发挥了P-N协效阻燃,在气相和凝聚相同时发挥阻燃作用,阻燃效率最高。


返回列表
相关动态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成分定性定量分析全攻略!避开这些坑,数据更精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又称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um),是以紫外线-可见光区域(通常200-800 nm)电磁波连续光谱作为光源照射样品,研究物质分子对光吸收的相对强度的方法。物质中的分子或基团,吸收了入射的紫外-可见光能量,电子间能级跃迁产生具有特征性的紫外-可见光谱,可用于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和表征化合物的性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化学、材料、生物、医学、食品、环境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塑料样条的制备条件对力学性能检测准确性的研究
在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与质量控制过程中,机械性能测试是评估材料性能的关键环节。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缺口冲击强度等指标能直观反映材料的力学特性,这些数据直接影响产品设计、工艺优化和质量判定。然而,许多实验室在实际测试中常面临一个共性难题: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差。同一材料、相同测试项目,多次检测数据却差异显著。这种波动不仅延误研发进度,更可能引发质量误判。究其原因,除了设备精度、环境温湿度、人员操作等显性因素,材料自身特性与试样制备过程的隐性影响往往被低估。
深度解读:GB 29743.2-2025《机动车冷却液 第2部分:电动汽车冷却液》
相比于传统燃油汽车而言,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空调、电驱与电池三大热管理系统中都可能会应用到冷却液,作为整车热管理系统的冷却介质,其性能将会直接影响到整车热管理系统的效率与性能,因此冷却液的选型和应用显得十分重要,越来越受到新能源纯电动主机厂的重视
从电子源到成像,详解场发射电镜(FESEM)与扫描电镜(SEM)的区别
在微观世界的研究中,扫描电镜(SEM)一直是科学家们探索材料表面和内部结构的重要工具。随着技术的进步,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以其卓越的性能,成为了SEM家族中的佼佼者。
在线留言
ONLINE MESSAGE
请输入您的联系方式,我们会尽快回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