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V”超高CTI检测——高电压漏电起痕试验仪

2024-12-18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迅速,畅销车辆在动力性能、智能化方面、使用成本等方面相对传统燃油车已取得领先优势。但“长途出行续航不够”和“充电不方便”仍是当下新能源汽车消费者两大痛点,为了延长续航里程,各大厂商纷纷采取加大电池容量的技术方案,并且提供快充方案能有效的解决充电及续航焦虑,800V高压快充技术由此应运而生


82.png


往往我们在说新能源汽车“800V”平台往往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指:


(1)电池包额定电压在550-930V;

(2)最大/峰值电压还会上浮10%-20%;

(3)目前高压充电桩的电压为750V,未来会有更多950V以上。


同时,“800V”平台对于高分子材料也提出了新的升级方向


(1)800V平台点击绝缘设计的几个关键性能:局部放电、电气间隙、爬电距离;

(2)爬电距离与材料相关,材料CTI值高,有利于电流设计并提升安全性。


CTI值在电气安全中的意义


CTI作为衡量材料在高电压、高温、高湿环境下电气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能够评估材料在特定条件下抵抗电弧和电火花能力,对于确保新能源汽车的电气安全至关重要。在超充时代,汽车材料的CTI值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新能源汽车的高压系统中,CTI值的提升是确保电气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


耐漏电起痕试验

耐漏电起痕试验主要是模拟电器产品在实际使用中不同极性带电部件在绝缘材料表面沉积的导电物质是否引起绝缘材料表面爬电、击穿短路和起火危险而进行的试验。能在短时间内区别固体绝缘材料抗漏电起痕的能力,保证产品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使用安全。


漏电起痕试验仪测试特点

项目 漏电起痕试验

电压

0V-1000V

电极

最小纯度为99%的铂金电极

试样尺寸

不小于20*20mm,厚度至少为3mm,可叠加,总厚度不超过10mm

工频

48HZ-62HZ

试样溶液

有两种溶液,A溶液电阻率3.95±0.05Ωm,B溶液1.98±0.05Ωm


83.png

国高材分析测试中心漏电起痕试验仪


试验项目:

耐电痕化指数测量(PTI)

相比电痕化指数测量(CTI)


能力范围:

电极距离:4.0mm±0.01mm,夹角60°±5°

电极压力:1.00N±0.1N

液滴高度:35mm±5mm(可调节)

液滴时间:30s±0.1s(优于标准)数显,可预置调节,50滴时间 24.5min±2min

试验电压:0V ~ 1000V(25V分度,可调节)

试验电流:0~1.5A

试验标准:GB/T 4207-2022、ASTM D3638-21e1、IEC 60112:2020、UL 746A


样品要求:

1、尺寸要求不小于20*20mm;

2、美标要求样品厚度至少2.5mm,国标和IEC要求至少3mm;
3、平行样10~15个


适用产品: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照明设备、低压电器、家用电器、机床电器、电机、电动工具、电子仪器、电工仪表,也适用于绝缘材料、工程塑料、电气连接件、辅件行业。



返回列表
相关动态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成分定性定量分析全攻略!避开这些坑,数据更精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又称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um),是以紫外线-可见光区域(通常200-800 nm)电磁波连续光谱作为光源照射样品,研究物质分子对光吸收的相对强度的方法。物质中的分子或基团,吸收了入射的紫外-可见光能量,电子间能级跃迁产生具有特征性的紫外-可见光谱,可用于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和表征化合物的性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化学、材料、生物、医学、食品、环境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塑料样条的制备条件对力学性能检测准确性的研究
在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与质量控制过程中,机械性能测试是评估材料性能的关键环节。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缺口冲击强度等指标能直观反映材料的力学特性,这些数据直接影响产品设计、工艺优化和质量判定。然而,许多实验室在实际测试中常面临一个共性难题: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差。同一材料、相同测试项目,多次检测数据却差异显著。这种波动不仅延误研发进度,更可能引发质量误判。究其原因,除了设备精度、环境温湿度、人员操作等显性因素,材料自身特性与试样制备过程的隐性影响往往被低估。
深度解读:GB 29743.2-2025《机动车冷却液 第2部分:电动汽车冷却液》
相比于传统燃油汽车而言,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空调、电驱与电池三大热管理系统中都可能会应用到冷却液,作为整车热管理系统的冷却介质,其性能将会直接影响到整车热管理系统的效率与性能,因此冷却液的选型和应用显得十分重要,越来越受到新能源纯电动主机厂的重视
从电子源到成像,详解场发射电镜(FESEM)与扫描电镜(SEM)的区别
在微观世界的研究中,扫描电镜(SEM)一直是科学家们探索材料表面和内部结构的重要工具。随着技术的进步,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以其卓越的性能,成为了SEM家族中的佼佼者。
在线留言
ONLINE MESSAGE
请输入您的联系方式,我们会尽快回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