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高材直播预告 | HS-GC-NPD技术如何精准狙击ABS食品接触材料中的“隐形杀手”?

2025-02-26

在现代生活中,塑料制品早已成为食品包装领域的“隐形主角”。其中,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和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凭借优异的机械强度、耐热性及易加工特性,被广泛用于水杯、保鲜盒、婴儿奶瓶等食品接触材料的制造。然而,这些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可能残留的毒性单体——丙烯腈(AN),却如同一把悬在消费者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1. 丙烯腈:食品包装中的“沉默杀手”

丙烯腈是一种剧毒化合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其列为2B类致癌物(可能对人类致癌)。其毒性不仅体现在长期接触可能诱发癌症,急性暴露还可能引发头晕、恶心甚至呼吸衰竭。更令人警惕的是,残留丙烯腈会从食品接触材料中缓慢迁移至食品(尤其是高温或含油脂食品),最终通过“舌尖”进入人体。


2. 国家标准要求

我国GB17327-199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丙烯腈-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和GB17326-199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橡胶改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明确规定,ABS/AS成型品中丙烯腈残留量分别不得超过50 mg/kg和11 mg/kg。然而,传统检测方法面临两大难题:


  • 灵敏度不足:丙烯腈痕量残留(ppb级)易被复杂基质干扰,导致漏检风险;

  • 效率低下:溶剂提取法前处理繁琐,且可能引入二次污染。


破解残单检测难题的“黄金三角”

8.png

国高材分析测试中心HS-GC-NPD设备


1.HS-GC-NPD技术原理

顶空进样(HS):将样品置于密闭顶空瓶,通过加热使挥发性组分(如丙烯腈)逸出至气相,直接采集气体进样,无需复杂前处理,避免溶剂干扰。

气相色谱(GC):利用色谱柱高效分离复杂组分,确保丙烯腈与其他挥发性物质(如苯乙烯、添加剂)完全“分道扬镳”。

氮磷检测器(NPD):针对含氮化合物(丙烯腈含-CN基团)具有超高选择性与灵敏度,检测限低至ppb级,轻松满足国标严苛要求。


2. 与传统方法对比

检测方法

前处理复杂度

灵敏度

抗干扰能力

适用场景






气相色谱-FID法

高(需溶剂溶解)

一般

低(易受共流出物干扰)

高浓度样品筛查

HS-GC-NPD法

低(直接顶空)

超高

极强(NPD选择性响应)

痕量残留精准定量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除了在 ABS 残单检测中的应用,HS-GC-NPD 技术在高分子材料领域还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于检测高分子材料中的残留单体及挥发性组分,评估高分子材料的化学稳定性,进行质量控制与痕量杂质监测等。例如,在聚苯乙烯等高分子材料中,NPD 检测器可用于分析甲苯、乙苯、苯乙烯等含苯环的挥发性单体,其检测限可达 ppb 级。此外,NPD 对含氮、磷化合物具有高选择性,特别适用于高分子材料中含阻燃剂(如有机磷类)或特定功能单体的检测。


在工业生产中,HS-GC-NPD 技术能够高效监测催化剂残留或原料杂质(如含氮、磷的痕量组分),确保产品质量。例如,在煤制烯烃项目中,MTP 反应器的催化剂对三甲胺敏感,HS-GC 结合 NPD 可精准检测百万分之一(ppm)含量的三甲胺,确保催化剂活性和反应效率。在包装材料或食品接触材料中,HS-GC-NPD 可用于筛查含氮 / 磷的塑化剂或添加剂残留,保障产品安全性。


直播预告

在本次直播中,我们将国高材分析测试中心的资深检测专家,深入讲解 HS-GC-NPD 技术的原理、应用案例。我们将通过实际案例,分享 HS-GC-NPD 技术在 ABS 残单检测中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检测结果分析。敬请期待!


直播主题:《食品接触用ABS残留单体检测方法》

直播时间:2月27日(周四)17:00-18:00

直播大纲:

1、设备原理
2、设备组成
3、应用领域
4、操作流程

直播地址:https://npmatc.niicapm.com/portal/list/index/id/1009.html


返回列表
相关动态
9月16日实施!5项食品接触材料测定新国标,再生PCR如何应对安全挑战?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食品接触材料(Food Contact Materials, FCM)的安全性与环保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对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监管日趋严格,标准体系不断完善。2025年9月16日,5项GB 31604系列的食品接触材料测定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这些新标准不仅为传统食品接触材料提供了更科学的检测依据,也对新兴的消费后再生塑料(Post-Consumer Recycled Plastic, PCR)提出了新的挑战。
塑料冲击强度测试摆锤锤头重量选择方法
在塑料力学性能检测领域,冲击强度是评估材料韧性的核心指标,直接关系到塑料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抗冲击能力与安全可靠性。摆锤冲击测试作为测量塑料冲击强度的主流方法,其结果准确性受多重因素制约,而锤头重量(对应摆锤能量)的选择是其中极易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环节。
定量核磁表征聚乙烯长链支化结构及开发高性能吹膜树脂中的应用
近些年来,利用定量核磁技术对高分子材料微观结构标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定量核磁的原理是什么?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何?在材料结构表征中具体如何应用?本文将通过一个双链催化剂来控制聚乙烯中的长链支化度,进而影响材料宏观物理性能的案例,来介绍定量核磁(QNMR)的作用。
新能源汽车用聚丙烯基微发泡材料应该更关注熔体粘度还是熔体强度?
在塑料加工领域,熔体粘度和熔体强度是两个至关重要却又常被混淆的核心参数。它们如同塑料加工过程中的"血液"与"骨骼",共同决定着材料的加工行为和最終产品性能。全面理解这两者的本质区别、相互作用以及准确检测方法,对于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开发新材料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深入探讨熔体粘度与熔体强度的基本概念、在加工中的应用差异、检测技术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协同作用,为塑料行业从业人员提供系统性的参考框架。
在线留言
ONLINE MESSAGE
请输入您的联系方式,我们会尽快回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