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20
全球顶级芯片都依赖的PSPI,如何打造“隐形铠甲”颠覆传统光刻胶市场?
光敏聚酰亚胺(Photosensitive Polyimide,PSPI)是一种具有光敏性和耐热性双重功能的聚酰亚胺溶液,属于高端聚酰亚胺,是一种在高分子链上兼有亚胺环以及光敏基因的有机材料,在暴露于光或紫外线时会硬化并聚合。

2025-08-18
新材料“十五五”产业发展规划,材料技术经理人如何架起创新与产业的桥梁
当大国博弈的焦点日益汇聚于科技制高点,新材料作为“制造业的骨骼与血液”,其战略地位从未如此凸显。“十四五”的铺垫与积累已为新材料产业注入澎湃动能,而站在“十五五”(2026-2030)的门槛上,我们正迎来一个产业爆发与技术跃迁的关键窗口期。新材料不仅是产业升级的基石,更是未来科技革命与全球竞争的核心筹码。然而,将实验室的璀璨结晶转化为市场上的砥柱力量,离不开一群特殊的“产业翻译者”——新材料技术经理人。他们的敏锐与专业,将成为撬动“十五五”新材料万亿市场的关键支点。

2025-08-11
中试平台:全球科技竞争新前沿与新型举国体制的实践路径
近日,《光明日报》14版刊发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杜世纯文章《中试平台:全球科技竞速的新赛道》。文章指出,中试成功与否,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一场围绕中试平台建设的全球性科技转化竞赛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展开。

2025-08-06
固态电池正加速渗透手机/无人机/储能/机器人,给高分子材料带来哪些新机遇?
在能源科技与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固态电池技术路线正以破竹之势重塑汽车、储能、无人机、消费电子四大产业的格局。2025 年,固态电池技术已进入关键发展阶段,不同技术路线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态势,对各产业的影响日益凸显。

2025-08-04
7月产业动态:产业龙头战略布局加速,生物基与新能源材料引领变革
7月高分子材料产业迎来密集战略合作与技术创新浪潮。生物基材料产能扩张与技术突破成为焦点,新能源材料响应安全新规加速迭代,国产高端聚烯烃、光刻胶等领域持续突破“卡脖子”瓶颈,产业链全球化与绿色化布局纵深推进

2025-08-01
无人驾驶毫米波雷达引爆材料市场,为什么离不开高分子材料
无人驾驶技术正加速融入人们的生活,而在这一进程中,高分子材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无人驾驶技术发展的幕后功臣。

2025-07-28
同属科技创新,科研与成果转化究竟差在哪?
在实验室的精密仪器前,科学家凝视着新合成的高分子链结构数据,眼神中闪烁着对未知规律的纯粹好奇;而在工厂的轰鸣产线旁,工程师反复调试着新型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加工参数,额头的汗水折射出对市场落地的执着追求。科学与技术,在高分子领域宛如DNA的双螺旋结构——彼此缠绕共生却又指向不同的方向。

2025-07-25
产业研究 | 气凝胶:隔热材料中的“六边形战士” ,下游应用场景日益拓展,加速推动市场规模扩容
气凝胶是用一定的干燥方式使气体取代凝胶中的液相而形成的一种纳米级多孔固态材料。气凝胶隔热性极佳,其热导率可低达0.012W/(m·K),一寸厚的气凝胶相当于20-30块普通玻璃的隔热功能;其孔隙率高达99.9%,是良好的吸附介质,也可开发做催化剂载体;同时气凝胶还具有良好的阻燃性、绝缘性和隔音性,并且绿色环保。优异的性能使其在热学、声学、光学、电学、力学领域均有所应用,也被期许为“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

2025-07-21
前瞻布局+深度赋能:产业基金如何点燃高分子材料创新火种?
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却常面临"死亡之谷"的挑战——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资金断档、管理缺位与产业化能力不足。产业投资基金凭借其独特的资本属性与专业化运作模式,正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核心引擎。

2025-07-18
产业研究 | 从火箭到折叠屏背后的“黄金膜”聚酰亚胺(PI)膜的市场和竞争格局分析
聚酰亚胺(PI)薄膜被业界称为“黄金薄膜”,可以在-270°C~400°C宽温度范围内长期使用,同时具有高强度、高绝缘、抗辐射、耐腐蚀等优异的综合性能。

2025-07-16
国产POE突围战打响!化工巨头领涨千元背后,中国产能正破局“卡脖子”
7月,不少化工原料悄然提价,多个化工巨头带头发函涨价。近期陶氏、LG化学、SK三家巨头齐发涨价函,POE(聚烯烃弹性体)涨幅超过1000元/吨。陶氏、LG化学发布公告表示,而近期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了上游市场的波动,7月1日起,亚太地区产品每吨涨价150美元(约1075元/吨);SK称,为保障品质,7月1日起,中国地区POE每吨上调1000元。今年以来,LG化学、陶氏化学等国际企业纷纷上调POE价格,推动国内POE价格被动上涨。

2025-07-11
产业研究 | 耐磨、耐腐、低释气!半导体塑料耗材——贯穿半导体制程的隐形守护者
随着现代电子产业的高速应用,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被广泛应用在航天航空、智能穿戴、智能手机、机器人遥控技术、新能源等领域。